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众志成城》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众志成城》的故事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为了解决造币原料匮乏这一问题,决定改革币制,准备用一枚大钱代替十枚小钱进行流通。

这时单穆公(春秋时期单国国君)出面劝阻说:“天子,臣以为,币制如此改革会让老百姓吃亏受损。因为小钱多集中在百姓手中,当官者预先得到消息,必先将小钱花掉,老百姓超过期限不能兑换,岂不受害吗?”

但周景王决心已定,他对单穆公说:“既然要进行改革,就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受些损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已至此该办就得办,看起来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周景王新的币制一实行,事情也真被单穆公言中,老百姓叫苦不迭。周景王得知百姓手中的小钱一夜之间便成了一堆废物,便立即下令贱价收购,用来铸造大钟。

乐师州鸿听说周景王要将收来的百姓小钱铸钟,心中十分不快,对周景王说:“铸造大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最恼人的是即使造出来了,音色也未必洪亮悦耳。天子您何必干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呢?”

周景王听了有些不满地说:“我们治理天下已有许多年,为百姓做了无数好事,现在让百姓为王室出点力难道还不应该吗?这事不像你说的,谈不上劳民,因为原料是现成的。至于伤财更谈不上。你不必再说了,本王的主意已定。”

两年以后,大钟终于铸成了。周景王心中好不欢喜,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及诸侯国的国君和使节来参加竣工典礼。一时鼓乐齐鸣,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周景王起身来到大钟前,亲自动手将大钟撞响,钟声悠远洪亮,余音缭绕,经久不绝。

在场的人们听了钟声,都齐声赞颂:“到底是天子之钟,真是不同凡响,声如万马奔腾,令人生畏。”

眼前是自己铸造的大钟,耳边是人们的颂扬,周景王不禁洋洋得意起来。他命人摆酒庆功,要与各诸侯国君和使臣们一醉方休。

席间,那些善于溜须拍马的大臣可找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齐声赞美周景王治国有方,决策英明,所以才能造出这前所未有过的大钟,功劳足以与三皇五帝媲美。

此时,周景王想起了乐师州鸿的话,于是用责备的口吻问州鸿:“你曾对本王说过,造出来的大钟未必好听,现在你听到了这钟声,还有什么话可说吗?”

州鸿听了周景王的问话,非常沉静地回答: “天子,我所说的好听与否,不仅仅指大钟的音色。我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听了钟声高兴,那才算是真正的好听。您想,这口钟是用百姓们的血汗钱铸造而成的,这钟声无论怎样洪亮悠扬,在百姓们那里也是难以入耳的。一件事,如果百姓拥护,办起来就容易,俗话说:‘众人的意志,可以筑成坚固的长城;众人的言论,能够溶化黄金(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愿天子三思。’”

周景王无话可说,全无了庆贺的雅兴。

2022041503150787.jpg

《众志成城》的道理启示

周景王昏庸无能,不仅不想方设法励精图治,还穷奢极欲,先铸大钱搜刮民脂民膏,又铸大钟,以享受庙堂之乐。大钟铸成之日,也是景王末日来临之时。

在当代社会中,汶川的大地震牵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所以,只要拥有同一个信念,众志成城,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