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畏首畏尾》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畏首畏尾》的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北方强国晋国,召集一些小国开会,郑国没有出席。晋国怀疑郑国要投靠南方的大国楚国,于是准备出兵攻伐郑国。

郑国得了消息,就给晋国去信说:我们郑国地小势弱,对你们向来不敢怠慢,贡品礼物定期不断敬送。但你们还要怀疑欺压我们。郑国宁可灭亡,也不能一味忍受了。“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如果前头也怕,后面也怕,全身还有哪个地方不怕的呢)”

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生命危急时,就无暇选择藏身之所了)。”我们郑国临到要被灭亡时,也会象鹿一样随便找个躲避的地方,那就是只好去投靠楚国了,是你们逼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晋国见郑国态度强硬,一是不怕,表示要全力反抗;二是万不得已时准备和楚国结盟,而不向晋国屈服。晋国考虑,出兵不一定对自己有利,便派员前往郑国,进行和谈了事。

“畏首畏尾”是前也怕、后也怕的意思,比喻胆小害怕、顾虑很多。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2022031304084376.jpg

《畏首畏尾》的道理启示

面对强大的晋国和楚国,郑国不卑不亢,以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种不同的态度作比较,维护了郑国的利益和尊严。

如果晋国以德相待,郑国会很恭顺,如果晋国无礼,那郑国只好铤而走险,陈甲兵以待晋国。可见,做事情有时候要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三思而后行,有时候要铤而走险,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