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旋踵》的故事
东汉桓帝的时候,司隶校尉李膺反对宦官专权。
当时,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县)县令张朔,倚仗当宦官的哥哥张让的权势,横行霸道。李膺到京都上任没有几天,就有人向他告发了张朔的严重罪行。
李膺立即派人去野王逮捕他归案。张朔连夜逃到哥哥的家里藏匿起来。
李膺亲率一批人,前往张让家,终于击破有夹道的墙壁,抓获了张朔。李膺怕张让会搞出什么花样,抓紧时间审讯,并立即将他斩首。
张让得知张朔被处死,马上到桓帝那里去诉冤,桓帝生气地责问李膺:“你身为朝廷官员,为何不先请示就诛杀张朔?”
李膺答道:“从前,晋文公就在天子身边逮住卫成公,并将他押送到周的京城去,《春秋》肯定了他这种做法。孔丘在鲁国当司寇时,上任七天就杀了犯乱政之罪的少正卯。今天臣到任已有十天,只担心办事不力而获罪,却没有想到犯的竟是办事太急太快的罪。现在,臣已经知道自己的罪责了,但即使把臣杀了,臣也死不后退(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不过请求陛下再留我五天,让我杀尽大奸大恶,然后罢了官下油锅,这才是我所希望的!”
桓帝对张让说:“你弟弟是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罪过呢?”就这样,李膺没有受到皇帝的惩罚。
《死不旋踵》的道理启示
《死不旋踵》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