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暇给》的故事
经过多年征战,刘邦终于战胜项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汉高祖。由于秦朝的法律规章十分苛刻,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于是,刘邦在登基之初,就下令将它们废除了。
然而,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一切都显得不成体统。于是,刘邦命丞相萧何重新制定法律规章,以便有法可依。
其实,早在刘邦进入秦都咸阳的时候,萧何就已经搜集了秦朝很多的律令图书,掌握了与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等有关的资料。
接到刘邦的命令后,萧何整理了之前的资料,并以秦朝的法律制度为参考,很快就将《九章律》制定了出来。
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韩信是一位成卓越的军事家,刘邦就叫他整治军法,以期让军队更规整、更强大。
大臣张苍懂音律、通历法,刘邦就让他做制定历法和改定音律的工作。
当初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很多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尽管现在君臣尊卑有别,但大家并未将此放在心上,还像以前一样随便。
刘邦觉得这样有失自己的威仪,便命博士官叔孙通制定了礼仪制度,使君臣之间有了规定的礼节。
刘邦还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总结前朝成功的经验,吸取前朝失败的教训。于是,他找来善于写文章的陆贾,让他把秦朝为什么灭亡,自己为什么取得天下,以及从古到今历朝历代兴亡成败的原因都写出来。
陆贾把这些内容写成十二篇文章,呈给刘邦阅览。刘邦对此十二篇文章大加赞赏,并将其命名为《新语》。
刘邦还命人用朱砂抄写分封功臣的文书,然后把它铸成铁契,放在金属做成的盒子和石室中,供奉在宗庙里,以便永久保存。就这样,刘邦“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也就是说,他虽然每天事务繁忙,没有空闲,但离他所要达到的规模还差得远啊!。
《日不暇给》的道理启示
日不暇给这个典故显示了汉高祖刘邦虽从小读书不多, 文学修养不深, 但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充分发挥属下的特长,甚至使狗屠贩缯皆为所用。刘邦的故事说明了,要使事业成功,用人很重要,用人要讲究正确的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