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的故事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过后,曹操损兵折将,军力大减,他对孙权、刘备的威胁暂时不存在了,魏、蜀、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此时最大的矛盾,出现在孙、刘之间。
当初,刘备向孙权借得荆州,并派关羽镇守。后来孙权屡次讨要,可刘备并不归还。于是孙权派陆逊用计谋夺取了荆州,并诛杀了关羽。
刘备与关羽曾有八拜之交,得知此消息后怒不可遏,便率大军亲征东吴。
孙权见刘备来势凶猛,同时考虑到“联蜀抗魏”的方针策略,便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而刘备决心已定,拒绝了孙权的请求,并下令让大军全速前进。
孙权见已无求和可能,便提拔陆逊为大都督,交给他五万兵马,让他全力迎战刘备。
陆逊原是一介书生,当时还很年轻,可他的很多手下要么是久经沙场、为东吴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要么是宗室贵戚,他们都瞧不上陆逊,根本不拿他当大都督看。
孙权意识到这种情况,便把随身佩剑赐给陆逊,还当着众人的面喝道:“如若有人不服从你的号令,你可用此剑先斩后奏!”
公元222年,刘备的军马深人吴境已有五六百里,吴国军民都为此忧心忡忡。
当时,吴国大将孙桓被刘备打败,受困于夷道。陆逊手下的将领纷纷请命去解救孙桓,陆逊不以为然,反而对众人讲道:“夷道粮草充足,城池坚固,不足为虑。只要我们这边能够打败刘备,孙将军那里的围困自然就能化解。”众将见陆逊不施援手,很是气愤。
陆逊看到夷陵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在此安营扎寨,还让士兵修筑大批防御工事。
蜀军气势高涨,接连几天向东吴军挑战,并且百般叫骂,想激怒东吴军迎战。可陆逊像没听见一样,禁止部将出战。许多将领不堪蜀军的辱骂,纷纷请缨。
陆逊并不应允,他说:“蜀军势如破竹,连连得胜,气势正盛,此时贸然出兵对我军不利。我们切不可轻举妄动,而应坚守二阵地,等待战机。”
前有不救孙桓之事,如今对刘备又坚守不战,将领们都认为陆逊胆小怕战,畏敌不前,对他非常不满,议论纷纷。
陆逊拍案而起,按着孙权赐给他的宝剑说:“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但是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能够忍受屈辱,担当重任,正是因为我这一点可取的地方,主公才任命我为大都督。我在其位谋其政,——定尽职尽责,你们也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如有人不从,那就只能按军法处置。”
诸将听陆逊如此说,虽然心中不服,但也不敢以身试法,顿时都停止了议论。
此后,东吴军一直坚守不战,蜀军也无进攻之法,两军从二月僵持到六月。进入盛夏,天气变得十分炎热,蜀军叫苦连天。
刘备为解暑热,命人把全军的营帐转移到丛林茂密之处。这些营帐连在一起,有七百里之遥。陆逊见此情景,心中暗暗叫好:现在蜀军疲惫,连营七百里,周围又全是树木,如采用火攻,岂不是天赐良机?于是他挑选了一东风劲吹之夜,对蜀军发动了突然袭击。
陆逊让士兵每人带上一把茅草,悄悄向蜀军营寨进发。士兵走近后,便点燃茅草,直投向蜀军营帐。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再加上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均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蔓延开来。蜀军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烈焰包围,顿时大乱。
蜀军由于兵力分散,无法有效遏制火势,七百里连营渐渐被火海吞没。陆逊乘势指挥大军对蜀军展开追杀,将蜀军杀得狼狈逃窜。
刘备见败局已定,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突围。东吴军紧追不舍。先前被蜀军围困的孙桓也借机杀出夷道,对刘备进行截击。刘备只得仓皇逃回白帝城。因恼羞于夷陵的惨败,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于次年亡故。
这一场大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而陆逊也因忍辱负重和决策英明而受到东吴军的推崇,从此声名鹊起。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史称“夷陵之战”。
《忍辱负重》的道理启示
陆逊忍辱负重,等待时机,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刘备,一战成名。可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战争中撤退或不敢进军,不是怯懦的表现。小不忍则乱大谋,应以全局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可因小失大。可见做大事的人,总是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的委屈,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然后意志坚定地走向目标,这一点正是人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