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噤若寒蝉》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噤若寒蝉》的故事

东汉时的杜密,担任过郡太守、尚书令等职务,他才华出众,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曾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的斗争,对豪强子弟有恶必查,有罪必办。而且,他对有才能的人十分爱惜,总是设法使他们得到升迁或造就。

杜密后来辞官回到家乡,但仍然非常关心政事,时常和当地的郡守、县令谈论天下大事,推举贤士,揭发坏人坏事。

当时,同郡的刘胜也告老还乡。他的处世哲学就与杜密完全不同,只知明哲保身,所以闭门谢客,从不问政事,对好人坏人一概不闻不问,被时人认为是清局的表现。

有一次,太守王昱和杜密谈起刘胜,夸他是清高之士,还说公卿们都称赞他的为人。杜密却不以为然,说:“刘胜地位很高,受到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有贤士却不推荐,听到有人干坏事却不吭声,如同冷天的蝉不再鸣,这实际上是个罪人(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2022011109380022.jpg

《噤若寒蝉》的道理启示

东汉名臣杜密,为官知人善任,激浊扬清,被时人列为“八俊”之一,太学生称誉其为“天下良辅”。同乡噤若寒蝉杜密直言之,因与权佞抗争,他最终惨遭迫害,其凛然正气光照千古,被后世视为楷模,千秋万代令人敬仰不已。

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要明确立场,不能畏首畏尾,而应放下思想包袱,敢说真话,做一个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