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的故事
北宋真宗年间,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人进犯中原,各地边防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往京城。这些告急文书汇集到宰相寇准的手中后,他并不向皇帝报告,因为他心中早就拿定了主意。后来,有人直接向皇帝汇报了紧急军情,这可把皇帝急坏了,马上召见寇准,向他询问军情。
寇准向皇帝报告完军情,对皇帝说:“陛下打算击退敌兵,五天之内即能办到,但是,得请您亲自到前线督战。”
听了寇准的建议,皇上心中颇为犹豫,便上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但众大臣也议论纷纷,有的建议迁都,有的建议讲和。皇帝权衡再三,觉得寇准的建议是唯一可行的,便来到澶渊前线。
宋军士兵见皇帝亲临军中,顿时士气倍增。而疲惫的契丹军看到宋军威武雄壮、戒备森严,自己先乱了阵脚。
随即,宋真宗住进了行宫,他派内侍到军中了解寇准的动向。内侍报告说:“寇丞相并没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只是经常与杨学士饮酒赋诗。”
宋真宗听了并不恼火,反而高兴地说:“寇准有必胜的把握,我可以放心了。 ”
果然,寇准亲自指挥宋军把契丹军打得节节败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此,宋真宗对寇准更加信任。
寇准为官清廉,可谓文韬武略,一切都从国家利益出发,所以在选拔官员时,从不问他们的资历如何,而只看才能怎样,深得朝廷重用,对此,副宰相王钦若非常妒忌。
一次,宋真宗因事将寇准和王钦若一同召进宫中,商议完事情,寇准离去时,宋真宗用亲切的眼光目送寇准。王钦若把这些看在眼里,马上别有用心地对宋真宗说:“寇准曾拿陛下您当赌注,您没有想到吗?譬如赌博,赌徒快把钱输光了,往往把剩下的钱全部押上,这就是孤注。在与契丹人的交兵中,寇准让您亲临澶渊前线,置您于数十万敌军之前,这不就是把您当成孤注作那最后的一掷吗(澶渊之役,准以陛下为孤注与敌博耳)?现在想来,那可实在太危险啦!”
王钦若的一席话说得宋真宗后背直透凉风,不觉后怕起来。心想如果打不败契丹军,自己不就要困在前线,甚至当了俘虏了吗?
宋真宗听信了王钦若的谗言,不久便将寇准贬出京城去做地方官,并且与契丹国订立了澶渊之盟。
《孤注一掷》的道理启示
“孤注一掷”这个成语揭示了赌徒输急了会把全部赌本一次性都押上去以定最后输赢的道理,但这个典故里的寇凖的“孤注一掷”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和条件下的行为,盲目的冒险的孤注一掷,就是愚人匹夫的行为,就是在“自灭”。只有“面对事情不惊慌,对谋略成竹在胸”的人,才有把握做“孤注一掷”的条件。寇凖就是这样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