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负隅顽抗》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负隅顽抗》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饿死了许多人。孟子的弟子陈臻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们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 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

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

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现了一只猛虎,常常伤害行人。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追至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个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它瞪圆了眼睛吼叫, 没有人敢上前去捕捉。

就在这时,冯妇坐车路过这儿。猎手们见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请他帮助打虎。冯妇下了车,挽起袖子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搏斗,他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成语“负隅顽抗”就由那只抵抗到底的老虎而来,常比喻敌人被追赶到无路可逃的时候,态度顽固,抗拒投降;也比喻有人干了坏事被揭穿后,死木认账,狡辩抵赖。

成语“再作冯妇”,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今天这个成语有两种用法:拿来说自己,有受人嘱托、不得不再干的意思;拿来说别人,含有讥讽别人旧习难改,说话不算数的意思。

2021122408351733.jpg

《负隅顽抗》的道理启示

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敌人有时很狡猾,一开始就假装乖乖的就范或后退,一旦寻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就原形毕露,借助这些条件进行顽固的抵抗。

对于敌人的“负隅顽抗”,人们更要以恶治恶,将敌人绳之以法,不能让敌人因为有了“负隅”的有利条件就“顽抗”成功。

所谓天时地利,这些客观的条件对人们的成功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人们也要学会利用有利于的客观条件为自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