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呆若木鸡》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呆若木鸡》的故事

周宣王姬静十分喜欢看斗鸡。他的宫里养了很多斗鸡,退朝以后他经常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时间一久,他发现无论哪一只勇猛善斗的鸡都没有常胜不败的,因此总感到不满足。

后来,宣王听说齐国有个叫纪消子的人,是位驯鸡能手,就派人把他请到镐京,要他尽快给自己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来。纪消子同意了。

十天以后,宣王叫人去问纪漼子训鸡的情况纪漼子说:“它还非常骄傲恃气。”

又过了十天,宣王再叫人去问,纪消子说:“不行,它听到声音,或看到什么影像,还会敏捷地作出反应。”

又过了十天,宣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把纪消子召来亲自问他,纪消子仍然说:“不行,这鸡还会怒视而盛气。”

宣王却不以为然,说:“怒视而盛气,不正是勇猛善斗的表现吗? ”

纪漼子笑了笑说:“陛下过去养的那些勇猛善斗的鸡,有哪一只是常胜不败的呢? ”

又过了十天,纪消子主动跑来对宣王说:“差不多了。现在这只鸡听到其他鸡的叫声,已经毫无反应,精神处于高度凝寂的状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别的鸡见了,没有一只敢跟它交锋,只好回头跑掉。”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这原本是个富有内涵的褒义词,后逐渐演化成了贬义。

2021121601402215.jpg

《呆若木鸡》的道理启示

“呆若木鸡”这则寓言故事中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主要是用来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也正是庄子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