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风吹草动》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风吹草动》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平王昏庸无道,荒淫无耻,听信谗言,乱杀忠臣,致使楚国国势每况愈下。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派大夫费无极去秦国为太子建求婚。秦王将自己的妹妹孟赢许配给了楚国太子建。然而,楚平王垂涎于孟羸的美色,竟自己娶了孟赢,而把孟羸的侍女嫁给了太子建。

丑事传出后,全国一片哗然。费无极怕太子建知道此事是他一手策划的,就鼓动楚平王把太子建派到外地为官。可是费无极还是不放心,唯恐以后太子掌权,找自己算账,就千方百计要害死太子建。

他在楚平王面前挑拨说:“听说太子建正在招兵买马,由他的老师伍奢操练,要打回都城报仇。”

楚平王喜欢孟羸,早就有心废掉太子建,立孟羸的儿子做太子。听了费无极的话,决心杀掉太子建。太子建得到消息,逃去了宋国,而他的老师伍奢却被捉住了。

伍奢看不惯楚平王的行为,恨透了费无极的行径,便说:“大王您娶了自己的儿媳妇已经是过错了,怎么又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骨肉呢?”

楚平王又羞又怒,下令把伍奢关进监狱。

费无极又怂恿楚平王杀掉伍奢的两个儿子。楚平王便叫伍奢写信召两个儿子进京,说如果他们来了,就赦免他们的父亲,否则,满门抄斩。

伍奢的大儿子伍尚告诉弟弟伍员,自己去回国尽孝,同父亲一起赴死;而伍员则想法逃往别国,以图以后报仇雪恨。后来,伍尚在京城和父亲 。一起被杀害了。

伍员开始了逃亡生涯。他昼伏夜行,历尽辛苦,十几天后到达了昭关。此处地势险要,是楚通吴的必经之地,所以楚平王下令重兵把守。伍员无法通过,一连七天,他都没有找到出关的机会,伍员异常焦急,一夜之间头发、胡子全变白了,如此才蒙混过关。

伍员匆忙赶路,来到一条江边,怕追兵赶到,就藏在芦苇里。过了一会儿,来了一只渔船,伍员连忙上了船,求渔翁渡他过河。

渔翁见他举止不同凡人,就问他到底是谁,伍员以实情相告,渔翁说:“你是忠良之后,我载你过河。”

到了对岸,渔翁告诉伍员稍等,他去找点吃的。

伍员等了片刻不见渔翁回转,心中生疑,就藏到芦華深处。渔翁取来了饭菜,不见伍员,就喊道:“芦苇中的人,出来吧,我不会出卖你!”

伍员走出来,饱食一顿,然后解下祖传佩剑相赠。渔翁表示,楚王高价悬赏,他都不要,怎能接受宝剑呢? 伍员就嘱咐渔翁,如有追兵赶来,请不要泄露他的行踪。

渔翁见伍员仍有疑心,便投江自尽了,以消除伍员的疑虑。伍员十分悲伤,也只好继续逃亡。后来伍员得势打回楚国,终于报了父仇。

后来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中有: “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成语 “风吹草动”由此而来。

2021122301581679.jpg

《风吹草动》的道理启示

伍子胥(即 伍员)在逃亡途中小心谨慎,一路上只要有风吹草动,就赶紧躲藏起来,最终顺利逃往吴国。

“风吹草动”形容了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非常紧张的情形下战战兢兢的心情,小心谨慎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复杂的事物人们应当明辨,当周遭有调动和变动时,要学会认清形势再行动,避免被紧张、焦虑的情绪所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