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化为枳》的故事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足智多谋,能言善辩。齐国多次派他出使各诸侯国,他不仅完成了使命,而且善于应变,巧妙地维护了国家以及个人的尊严。
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跟身边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最能言善辩的人,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好呢?”
一个大臣说:“等他来了,我们绑一个人走过您面前,您便问‘绑着的是什么人? ’我们回答说 ‘是齐国人’。您再问‘这人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盗窃罪。’这样一来,晏婴作为齐国人,不是太丢面子了吗! ”楚王拍手叫好。
晏婴来了,楚王设宴招待他。席间,酒正喝到高兴的时候,楚王按预定计划如法炮制,作了一番表演以后,楚王盯着晏婴,不怀好意地说:“齐国的人原来擅长偷盗啊!”
晏婴不慌不忙地说道:“我听说,橘长在淮南便是橘,长在淮北便变成了枳,它们的树叶表面相像,但果实的味道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南北两地的水土不同。如今,生长在齐国的人从不偷盗,到了楚国却变成了盗贼,由此看来,莫非是你们楚国的水土,培养了擅长偷盗的人吗?”
晏婴一席话,把在场的楚国人说得面面相觑。楚王这才明白,自己实在是做了一桩蠢事,他说:“是不能跟圣人随便开玩笑的,我这样做,反而是自找苦吃啊!”。
《橘化为枳》的道理启示
《橘化为枳》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