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 > 正文

《分庭抗礼》的故事和道理启示

《分庭抗礼》的故事

《庄子•渔父》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这时有位老渔夫,鬓眉雪白,披散着头发,撑船到岸边停住。他左手按着膝盖,右手托着下巴,听孔子唱歌。待到曲子终了时,便招呼子贡和子路两人过来,指着孔子问道:“他是做什么的?”

“是鲁国的君子”子路回答说。

“姓什么?”

“孔氏。’

“孔氏研究些什么?”

子路没有回答。子贡接过话头回答:“孔氏这人,坚守忠信,实行仁义……对上效忠君王,对下教化平民,做有利于天下的事。这就是孔氏所研修的。”

渔夫又问:“他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

子贡说:“不是。”

“那么,他是辅佐王侯的大臣吗?”

“不是。”

渔夫笑着往回走,边走边说:“他这个人啊,说他仁也算得是仁,可是,怕他难于避免祸患吧。他劳苦自身,从而损害了生命的本真。唉,他实在离‘道’太远了。”

子贡回来如实告诉了孔子。孔子听罢,推开琴站起来说:“那人岂不是圣人么?”便马上下去找他。

这时老渔夫正要撑船离岸,回头望见孔子,便停下船,转身面对孔子站着。孔子退后几步,然后拜两拜往前走。

渔夫道:“你有什么事?”

孔子说:“刚才先生的话没说完,我很笨,不能明白它的意思。现在,我恭敬地在这里等候,希望听到先生的高言宏论,以便有助于我。”

渔夫说:“唉!你真是太好学了。”

孔子再拜道:“我从小就学习,直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大道理,我岂敢不虚心?”

老渔夫从道家哲学观点出发,讲了一番大道理,主要是开导孔子,不要去做不是自己应该做而又做不到的事,反之,没事找事,只能给自己招惹祸患,伤了自己的“本真”等等。

孔子听后,打听渔夫住在何处,表示自己还要向他学习大道理。但渔夫却沿着长满芦苇的河岸撑船离去了。孔子凝神站在河岸上,直到听不见摇船的声音才回去。

子路在旁问道:“我从没见过先生对人如此尊敬,那大大小小的君主、国王,见到先生,没有不以彼此平等的礼节相待(未尝不分庭伉礼),先生在他们面前,脸色还高傲得很。

现在老渔夫站在您对面,您弯腰鞠躬,说话时还要先拜几拜,这不是太过分了吗?我们这些弟子都在埋怨您啊,一个
渔人怎么值得您这样谦卑地对待他呢?”

孔子说:“见到长者不恭敬,这是失礼;见到贤者不尊重,这是不仁。老渔夫领悟了大道理,我怎敢不敬重?”

这是一则为了阐发先秦道家哲学、社会观点的寓言故事,未必确有其事。但“分庭伉礼”这个成语由此流传下来,也可写成“分庭抗礼”。

2021122208590819.jpg

《分庭抗礼》的道理启示

无声而哀,无怒而威,无笑而蔼,在其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这种真是非常可贵的。孔子一生宣扬仁爱教化,周游列国,但没有得到重用。故事中的老渔夫在点化孔子,不要为此而耿耿于怀。孔子也明白了老渔夫的话,伫立河边,远望着老渔夫远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要想进步,要想鹤立鸡群,就得像孔子学习,有不耻下间的精神。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对方在行,哪怕其地位、年龄都低于自己,也要放下尊严,虚心向其请教。唯有如此,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那些放不下架子,不懂装懂的人,犹如井底之蛙,永远只能看到头顶的那片小天。这种人最终只会贻笑大方,成为天下人饭后的谈资。